Tuesday, October 2, 2012

I am one in a million

这个周末,乖小宝和好朋友又再一次走上街头为非洲小朋友募捐。和上一次一样,募捐活动很成功很圆满,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捐助对象更具体了,资助的是妈妈的朋友Wendy在赞比亚办的孤儿院。

在记录小朋友的募捐活动之前,先说说温迪的故事吧。从和温迪的几次深度交谈,并有幸拜读了她正在写的回忆录的前几章草稿,妈妈觉得,温迪, 绝对是个有故事的老太太。

年轻时的温迪和那个时代年轻人一样,有迷茫,有困惑,结果是温迪早早地结婚了,又早早地生了三个孩子。可惜遇人不淑,先生跑了,没留下一点钱给温迪。离婚后的温迪,三十出头,身无分文,干着各种各样的工作独立抚养三个孩子,一边还抽出时间修读了一个心理学学位。毕业后,日子开始好过了,慢慢的,有了自己的诊所,搬到了挤满高富帅和白富美的地区,在面向密西根湖和格兰公园的昂贵地段拥有一套风景绝佳的房子。后来孩子长大了,再后来温迪退休了。

温迪在退休初期很不习惯,不知道闲不下来后干什么,直到和朋友去非洲当义工帮助艾滋病儿童时,才重新找到生活的坐标。在帮助艾滋儿童的过程中,温迪有了很多时间思考,为什么许多在非洲的慈善机构效果并不明显?温迪也亲眼目睹了一些大慈善机构不完善的运行,可只能光着急,无法改变什么。温迪有了创建一个小慈善机构的想法,有目的性地帮助最需要最有机会成功的儿童,于是一个专门帮助赞比亚流浪儿的机构I am one in a million诞生了。

自那后,温迪生活的重心全部围绕着赞比亚街头的流浪儿转,从资金的运作以及孤儿院的运行,全部身体力行。和许多大的慈善机构不同,温迪的机构并不是来者不拒什么流浪儿都收容的。温迪的理念是,教育要从小开始抓,所以温迪接收的大多是是三到五岁流浪儿。在接收每个孩子之前,温迪会请流浪儿到自己的酒店,亲身接触几天,教他们一些数学,目的就是要挑出聪明的孩子。温迪对此的解释是,自己的力量有限,不可能每个流浪儿都接收,为了最大限度地取得效果,只能有选择地资助更有可能成功的孩子,然后期待这些孩子长大后,回馈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。

为了对所有的赞助人负责,温迪每两个月就飞一趟赞比亚,一去往往就是大半个月或一个月,带东西给孤儿,考察学校的运行,挑选流浪儿,然后回芝加哥继续募捐,然后又是下一个轮回。从芝加哥到赞比亚,加上转机,单程经常就要花上三十几个小时,快七十岁的温迪好像不知疲倦,八月底刚刚回到芝加哥,下周又要去赞比亚了。孤儿院以及学校的运行再加上频繁的飞行,自然很烧钱,于是,去年,温迪把自己的豪宅卖了,自己租了一个小小的studio居住。按温迪的说法,虽然居住条件似乎又倒退回三十年前刚离婚时的状态,但只要想想有更多的流浪儿可以因此得到资助,就甘之如饴。今天,温迪帮助的孩子,有已经读到医学院的了。

每一次看到温迪,听她激动地谈着这一次又资助了哪个小孩,哪个小孩又学会什么本领时,总是感动又羡慕,羡慕的是,温迪现在的生活,完全是妈妈理想的退休生活啊。在美国这样的老人还是挺多的,这几年妈妈就陆续接触了几位,他们都不满足光光抱子弄孙的退休生活,充分发挥余热回馈社会, 温迪,恐怕是这其中最特别的一个故事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