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August 29, 2010

都柏林初印象

飞机降落都柏林机场时,不是没有一些感慨的。一年前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爱尔兰有如此密切的联系,爱尔兰甚至从来就不在这辈子要去的国家的名单上。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个国家了解仅仅是和英国的不断争锋(当然后来知道北爱尔兰和爱尔兰是两回事)还有爱尔兰咖啡。

但阴差阳错,爱尔兰开始成为热门词汇,每一个工作日几乎都是以读来自爱尔兰的邮件开始,以发往爱尔兰的邮件结束。慢慢地对这个面积和人口都和印地安那州一样的国家开始有了好奇,这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?

第一印象是爱尔兰是个很矛盾的国家。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,下一秒就大雨倾盆,因此爱尔兰几步就一个pub也就很必要了,躲雨方便啊。和所有的欧洲国家一样,爱尔兰人对英国美国没啥好感,可取笑英美的同时,这两个国家对爱尔兰的影响却随处可见。打开报纸,美国的大小新闻占据了相当的版面。

都柏林的市区很小,从这一头走到另一头,大约也就三十分钟,有个一天就可以把城市基本走过了。也许是国家历史短的原因,都柏林的建筑乏善可称,走在街头,新旧交织,感觉和东欧或者芬兰有些像,惟一的亮点是每户居民门都漆上鲜艳的颜色,而且经常是不同的颜色。和地球另一端争先建最高楼不同,市区甚至全爱尔兰的最高楼是这座:
就是这座,爱尔兰的同事还说大家觉得太丑了,市里准备把它拆了。很赞同爱尔兰人抵制没气质建筑的决心,可是在城里举目望去,好像也不见得其他哪座建筑更有风味啊。如果说是因为和周围建筑格格不入而拆,那么这跟笔直入天居于闹市中的银针(这个才是真正的最高建筑)似乎更有嫌疑啊。
起初真以为这个银针是个避雷针,爱尔兰多雨,建个大的避雷针也情有可原嘛,后来才打听到,这是两千年时为迎接新世纪的来临,一激动建的,现在变成都柏林人的禁忌,其实大可不必,碰到百年一遇的时刻,疯狂一下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。

城市虽小,但爱尔兰人可能是去过的欧洲国家中最友善随和的,玩笑不断,没太把自己当回事。不过有时爱尔兰式的幽默是需要慢慢去体会的。临行前,在爱尔兰的同事告知,订了个很不错的酒店啦,你一定会喜欢的,就在大运河边上。满怀期许地到了酒店,却发现所谓的大运河(grand canal)不过是一条小溪罢了。
不过从一个旧学校改装的酒店确实很迷人,黑板,红砖地,沉重的门,还有家庭作业(survey啦)。甚至每个房间都是以一个爱尔兰文人命名,正对床头的墙上还挂着文人的照片简介。如此浓厚的文化气息,让人每晚上床后都很惭愧地希望,如果床头柜上摆着是王尔德作品而不是机场买的人物杂志该有多好,就是狄更斯的小说也行啊。心理斗争的结果,却总是很幽怨地瞪了文人几秒然后伸向人物,没办法,还是研究八卦是正理!

2 comments: